天一OA
中文版
English
首页
集团概况
集团简介
组织架构
荣誉证书
大事记
领导寄语
党群工作
党群建设
学习园地
新闻中心
集团新闻
集团公告
爱飞客新闻
经营领域
投资
地产
施工
通用航空
人力资源
人才战略
社招信息
校园招聘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
天一今讯
视频展示
精彩图集
我和天一有约
联系我们
第
1
版
(
共八版
)
第242期(共八版)
第251期(共八版)
第250期(共八版)
第249期(共八版)
第248期(共八版)
第247期(共四版)
第246期(共八版)
第245期(共八版)
第244期(共八版)
第243期(共四版)
第242期(共八版)
第241期(共八版)
第240期(共八版)
第239期(共四版)
第238期(共八版)
第237期(共八版)
第236期(共四版)
第235期(共八版)
第234期(共八版)
第233期(共八版)
第232期(共八版)
第231期(共四版)
第182期(共八版)
第181期(共八版)
第180期(共八版)
第179期(共四版)
第178期(共八版)
第176期(共八版)
第175期(七一特刊 · 共四版)
第173期(共八版)
第172期(五一特刊 · 共四版)
第171期(共十二版)
第168期(共八版)
第167期(共四版)
第166期(共八版)
第165期(共八版)
第164期(共八版)
第163期(共四版)
第162期(共八版)
第161期(共八版)
第160期(共八版)
第159期(共四版)
第158期(共八版)
第157期(共八版)
第156期(共四期)
第155期(共八版)
第154期(共八版)
第153期(共八版)
第152期(共八版)
第151期(共四版)
第150期(共八版)
第149期(共八版)
第143期(共四版)
第142期(共八版)
第141期(共八版)
第140期(共四版)
第139期(共八版)
第138期(共八期)
第137期(共八版)
第136期(共八版)
第135期(共四版)
第134期(共八版)
第133期(共八版)
第132期(共八版)
第131期(共4版)
第130期(共8版)
第129期(共8版)
第128期(共8版)
第127期(共4版)
第126期(共8版)
第125期(共8版)
第124期(共8版)
第122期(共8版)
第121期(共8版)
第120期(共8版)
第119期(共8版)
第118期(共8版)
第117期(共8版)
第116期(共8版)
第115期(共8版)
第114期(共8版)
第113期(共8版)
第112期(共8版)
第111期(共8版)
第110期(共4版)
第109期(共8版)
第108期(共8版)
第107期(共2版)
第106期(共8版)
第105期(共8版)
第104期(共8版)
第103期(共8版)
第102期(共4版)
2020年09月15日
天一建设集团
天津科技大学体育馆项目接受鲁班奖复查
中国饭碗
中国饭碗
发布时间:
2020-09-15
“一粒大米一滴汗,浪费粮食是造孽呀”!儿时,奶奶就经常这样教育我。吃饭时,如果我碗里有剩米粒,或剩下一小块馒头、窝头,奶奶一边叨咕着一边看我吃干净。从自然灾害到节粮渡荒,从计划分配到粮食放开,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百姓的生活也走向一个新时代。然而,无论何时,我总是记住奶奶最朴素、最实在的话:不能浪费粮食,不能造孽!
世界粮食计划署官员表示:疫情导致全球经济以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最快速度收缩,预计今年将有7000万到1亿人陷入赤贫。当下,世界粮食计划署正积极调动资源,以满足多达逾亿人口的粮食需求。
民以食为天。粮食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地位。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大事,始终是中国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时代发展、人口增长、保障种业、农业科技、改良创新,我们越发把握端牢这个“大饭碗”。东北黑土地、中原大田园、江南鱼米乡,各地正着力发展现代种业,不断提升耕地质量,推进绿色转型,中国人用沉稳有力的双手托起中国碗,不仅吃得饱,还要吃得好。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在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展厅,习近平总书记双手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长地说:“中国粮食!中国饭碗!”习近平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积极出台并实施相关治理办法,大力整治浪费之风,使“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有所改观。应当说,在一系列政策措施下,特别是“八项规定”提出以来,节约粮食也已经逐步成为新风尚、新习惯,“光盘行动”也成为了多数人的自觉行为。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宾馆饭店、小吃等公共场所,还是机关单位食堂等方面,仍存在着不讲节约、浪费粮食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治理餐饮浪费这个社会顽疾尚需久久为功,持续恒定。
从“一粒大米一滴汗”的真实感情中,代代炎黄子孙都不应忘记我们的祖先、父辈在黄土地、黑土地上的劳作、心血、汗水,更不能忘记我们的根!这不是说教。今天漠视粮食这个绝对的根本,明天就要接受生存危机的代价。如此现状,世界有之。
餐饮浪费,仍时时而见。如违规公款吃喝,乃面广量大的浪费顽疾。或公款超标准吃喝、接待陪餐人数超标、或接待违规饮酒,违规以加班、误餐等名义公款吃喝等。有的部门机构经常以检查、学习等各种名义到基层单位,让基层公款接待,不仅增加了基层负担,久而久之也带坏了基层风气。
面子请客,浪费“重灾区”。 有的人好排场,比阔气。但凡请客,唯恐菜肴不够丰盛,“别的不管,饭桌摆满”,吃不了不重要,请客吃饭不能丢了“面儿”。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请客、宴席上的浪费,成为一种较普遍的现象。西班牙《世界报》报道,按照中国传统,点很多菜是向家人、朋友、合作伙伴或客户显示大方的一种方式。一位在豪华酒店供职的厨师说:“他们点很多食物,很多菜品几乎没动过。”这名厨师极为反感食客们点菜却不吃完的行为。
据中国科学院和世界自然基金会进行的一项研究,餐饮浪费导致每年 1700万至 1800万吨食物被丢弃,相当于西班牙全国人口一年的口粮。
堆砌吃播,扭曲的思想。以食物堆砌、大口饕食来刺激观众爽感的吃播,让人怎么看都不舒服。且不说“吃播”作秀,而直透本质的是对粮食的漠视,对劳动的不尊重,对消费价值观的扭曲。
机关浪费,应治标治本。机关食堂普遍存在的浪费现象,不是新鲜事。年初《人民日报》就曾调查报道,“机关食堂‘光盘’不易,剩饭剩菜较为常见,每天厨余要装好几大桶”。有媒体报道,在一些机关食堂,市价需要几十元的自助餐,仅“象征性收1元钱”。如此近乎免费的机关食堂价格,显然不仅“食之有味”,而且“弃之不可惜”。社会的回应是,取消机关的“免费午餐”,堵住机关食堂沦为公款浪费的一个大窟窿。推行切实办法,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形成全面制度约束,使其“不敢”、“不能”浪费。
诚然,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有更多、更好、更优的消费选择。但美食是用来品的,不是用来扔的,这是最简单、最初心、最根本的道理。“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很欣赏中粮集团的一句话:“节约粮食是一种气质。”在中粮集团健康营养研究院餐厅的餐桌上,都有写着这句话的小纸牌儿。通过这种方式时刻提醒员工要节约粮食,并把节约粮食转化为员工的一种内在修养。
很赞赏一位“80后”的话:“我虽然没怎么吃过苦,但老辈言传身教的勤俭美德不能丢。但凡外出就餐,我都是按人头点餐,吃不了会打包,肯定不会浪费。知行合一,也是对下一代最好的教育。”
“仓廪实,天下安。”粮食自古以来就是安天下之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旨在增强公众对于世界饥饿问题的意识。其实,每一天都应是我们心中的“粮食日”。
(阿月)
Copyright © 1996-2022 Tianyi Holding Group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13005859号
津公网安备1201110200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