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共八版
第244期(共八版)
2020年10月15日 天一建设集团
 
心美奋斗幸福 行动建设祖国
从鲁班说起
从鲁班说起
 发布时间:2020-10-15
  又到一年鲁班时。每到年中的8、9月份,中国建筑行业都会组织评审鲁班奖工程。今年,天一集团承建的天津科技大学体育馆项目,被誉为“服务高校,惠泽社会,强健体育”的全功能型体育馆,迎接鲁班奖专家组的评审,并获得较高评价。

  鲁班奖是我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的最高荣誉奖,其评选对象为我国建筑业企业在境内承包并已建成投入使用的各类新建工程。 

  鲁班,一个象征着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名字。尽管他没有给后人留下多少鸿篇巨著,但给我们民族留下了更为崇信物质、精神文明的实物创造与生产技能,更为崇信敦风厉俗、轨物范世的“无字经典”。

  春秋鲁班,尊为中国土木建筑、木匠发明的鼻祖。据《事物绀珠》、《物原》、《古史考》等记载,木工使用的墨斗、刨子、钻子、锯子等不少工具都是鲁班创造的。如墨斗,为木工用以弹线的工具。此工具以一斗型盒子贮墨,线绳由一端穿过墨穴染色,已染色绳线末端为一个小木钩,称为“班母”。传为鲁班之母亲发明。班母通常离地面约一吋。固定之后,将已染色线绳向地面弹动,工地以此为地平直线标准,又可将班母固定于高处,墨斗悬垂,已染色线绳向壁面弹动,确定立面直线标准。后石匠师父以斗线定采集下来的岩石形状。

  说鲁班,学鲁班,传承不息的,是那种精致的工匠精神。有概括为,鲁班精神乃勤奋传承规矩,刻苦钻研技术,不断创新创意,执着敬业态度,力求精益求精,高效诚信服务。

  工匠何为“匠”?《论衡 量知》:“能剒削柱梁谓之木匠;能穴凿穴埳谓之土匠,能雕琢文书谓之史匠。”

  潜心工匠精神,化于百年工程。在波澜壮阔的时代大潮中,企业家群体走在经济发展最前端。他们对创新发展的矢志不渝,成就了中国品牌的卓越和领先。对品质高效的不断追求,塑造了中国品牌的口碑和价值。天一集团位居其一。

  截止目前,天一集团已累计荣获10个鲁班奖。其中,南开大学省身楼,成为莘莘学子深入学海的又一座数学殿堂 ;蓟州区人民医院,以惠利民生的民心工程,为古城渔阳带来美好生活;天津市西青区永旺商贸城,为商途纵横的经贸建设再添精彩;天津市海河教育园区公共图书馆,以唯德是馨,公允公能,讲信修睦的远志,成为大道之行的学习圣地;天津科技大学体育馆,向高校、天津市民再献一座集比赛、训练、运动、集会多元一体的综合体育馆。

  一个创新发展的时代,一座海纳百川的城市,一系列稳定激励的政策,成就了一个真诚感恩的天一。28年,步步走出精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主题。“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天一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奋斗初心,逐梦前行。

  明代学者杨梦衮在其著作《草玄亭漫语》中说:“作之不止,可以胜天。止之不作,犹如画地。”说的是万事从来贵有恒,坚持干事,干成事,干好事,则可以“胜天”。相反,没有坚持不懈,敢于担当的精神,当自“画地”受困。

  十分可贵的是,天一集团正是以“作之不止,可以胜天”的信念,始终励志梦想,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件事,走好每一步路,建好每一个工程。以“每天学习一点,每天进步一点,每天成长一点”为自勉,走出属于天一人的阳光路,广阔天。

  说鲁班精神,讲天一自强,想起一个“怕后生笑”的小故事。说的是惯于精雕细琢写文章的欧阳修,早已独步文坛声盛。但他在晚年审订自己作品时,仍煞费苦心地一遍遍修改。他的夫人就劝他说:以你现在的名望和成就何苦如此,难道还怕教书先生们指责?欧阳修回答道:我不是怕先生们不满意,而是怕后生们笑话啊。

  一句“怕后生笑话”,体现出大师对精湛、完美的追求,这不就是工匠精神吗?怕中有“怕”必求臻,“不怕”当有自信在。同样,高质量高标准,也是天一追求百年工程的目标。质量瑕疵必当后患无穷,更对不起而立初心。这种“怕”,教益着天一人以“知荣辱、诚奉献、讲自律、谋发展”的核心价值观,践行着“严实求精、诚心进取、每时俱进、立争一流”的天一精神。

  在机械化生产与互联网发展的今天,工匠精神不仅仅只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更是可以融入到生活日益美好的方方面面。

  欣赏这样一句话:“在后工业时代,你能用手把一个产品做得比机器还精致,这就叫工匠精神。从某种角度讲,不是大国成就了工匠,而是因为有工匠,才成就了大国。”在大数据、互联网、新基建时代,人类社会必定按照时代的轨迹前行。坚持精益求精做好事,做成事,才能成就心中梦想、中国梦想。

  往事横陈似弹指,未来求索更需精。人生百年业竞进,稳筑根基再赢新。浏览天一文化展厅琳琅满目的奖项,倾听着一个个筑建百年经典的故事,我们看到了一个企业作为、创新、成长的初心和梦想,胸怀和践行。(阿月)
Copyright © 1996-2023 Tianyi Holding Group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13005859号   津公网安备12011102000147号